喜报!我校陈小东同学荣获“第十六届云南省优秀大学生”称号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他
陈小东同学,是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9会计信息管理一班的一员。他很平凡,但却不普通。因为他有一颗奋斗的心。在刚进大学时,他便加入了学生会锻炼自己,曾担任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专业成绩排列前5%,综合测评在班级上排名第一。在校期间,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成员等。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会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次。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社会实践也较为丰富。在假期经常会去兼职、补课等去补贴家用。还会在闲暇时间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等。对他来说,奉献、努力,即是他最大的梦想。
1999年陈小东同学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个小县城里,自从他懂事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去,因为他相信如果足够努力,普通的人生也要活出不平凡的经历。这个世界的美好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的付出才能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建设祖国对他来说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信念。
在小学时,陈小东同学便担任了班长,自那时起,在他心灵里便有了服务他人锻炼自己引导集体的信念。他懂得了责任与奉献同在的道理。所以没有理由不努力。在初高中时,他依旧担任的是班长一职,积极帮助同学,帮助老师完成日常工作。曾获得校级优秀表彰,省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在此之外,他还在参加了县城内的“暖心社”,经常参与帮助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丰富课余生活。帮助孤寡老人干农活,聊天等,经常组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国家的温暖。高中时期,本是应该发奋学习的黄金时期。而他却把这黄金时期奉献给了社会。因为他相信社会需要奉献,需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虽然他的行动并没有带来特别大的反应,但他仍然用实际行动为这个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长期的奉献下,他的所作所为也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肯定,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进入高校学习之后,他依旧没有放弃过志愿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无数的“逆行者”致力于志愿者行动。作为青年一代的他也并没有退缩,在假期内主动参加抗疫志愿活动,包括守卡点、为抗疫人员送上热乎的饭菜、生活用具等。虽然比起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他能做的很少,但是他充分证明了普通的人也能做不平凡的事情!
不仅如此,陈小东同学还经常参加“三下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为留守儿童、医护人员子女辅导功课、送上科学读物、文具等。为村民们普及抗疫知识等。“三下乡”活动响应了党和政府的号召,虽然条件艰苦,工作辛苦,但他没有丝毫的怨言。在社会实践中他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我,懂得了更应该努力学习,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服务他人、锻炼自己。”这是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的宗旨。从大一加入学生会后,他便牢记在心。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他当上了班长,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同学们都热爱班集体,在运动赛场上斩获了许多荣誉。还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省级优秀班集体。”这些荣誉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承载着老师同学们的信任,陈小东同学担任了学生会主席一职,两年来,从年级到学院,虽然处在不同的位置。但他始终将“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宗旨铭记在心。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好学生会各部门的关系。积极组织和动员同学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等。
午夜时分任在加班加点的完成工作,也常常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那些委屈与辛酸他都自我默默地承受。不断地承受才能不断地成长,他才有了不断学习、总结、积累的机会。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生经历,他的大学经历才能丰富。他才能更好的成长。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从踏入了大学时,他便下定决心要在学业上有一定成就,要丰富自己的学识涵养。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他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干部等称号,通过了智能财税、职业能力的考试,在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文化素质拓展比赛,为的就是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在经济管理院举办的财务会计技能大赛中也荣获一等奖等。在“四史”学习活动中,他也被评选为“学习标兵”。对他来说,这些都只是他学习道路上一些微不足道的荣誉与压力。有了压力,他才能有动力,才能更好地要求与约束自己努力的学习与奋斗。
大学是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刻,期间所经历的风景会向我们招手,或许有的人会驻足于此,享受美妙。但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到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如何将其实现并付诸行动。
这就是陈小东,一个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人,面对未来,我们所有人也应该更加努力的去奋斗与完善自己!(经济管理学院供稿)